心靈小品  
 
   
 
 

  《生命的刺》徐錦堯神父

中華文化:【知之者,不如好之者;好之者,不如樂之者。;【下學而上達。】

         【生於憂患、死於安樂。】;【不經一番寒徹骨,那得梅花撲鼻香?】

 有一根刺加在我身上,就是撒旦的使者來攻擊我,免得我抬高自己。為了這事,我曾三次祈求主替我拔除這根刺,但是主對我說:「我的恩寵為你足夠了,因為我的德能在人的軟弱中正顯得完美。」……因此,我為了基督的緣故,樂於忍受各種軟弱、凌辱、艱難、迫害和困苦,因為我軟弱的時候,正是我剛強的時候。(格後12:7-10

 保祿在生命中有一根刺,我們每人都有一根刺,甚至是一些刺、一綑刺、一堆刺。人生不如意事,十常八九。這不是痛苦者對生命無可奈何的阿Q精神,為的只是在絕望中安慰自己。這是生命的現實,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。

 雖然保祿所說的「刺」可能是另有所指,不過無論如何,這該是他生命中一些難以面對的困難、一些改不了的毛病,甚或是一些難以挑起的重擔。因為難於面對,因為很難挑起,所以保祿才「三次求主使它遠離」,免他受這「刺」之苦,就像耶穌在山園中也曾多次求天父免他喝那苦杯一樣。(參看瑪26:36-46)

 但上主的答覆出人意表:「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,因為我的德能在人的軟弱中纔全顯出來。」天主的答覆,不是要免除人的苦,拔去人心中、身上或生命中的刺,而是給人以豐富的恩寵、更豐富的恩寵,幫助人去面對生命之刺:勇敢而快樂地面對這根刺。

 上主所賜恩寵的結果,是保祿得到極大的支持、鼓勵和安慰,他甚至可以在其中經驗到苦中之樂:「所以我甘心情願誇耀我的軟弱……。我為基督的緣故,喜歡在軟弱中,在凌辱中,在艱難中,在迫害中,在困苦中。」

 保祿是甘心情願去面對他生命之刺的,他不是被迫無奈的接受。他並不屈從,他確實「喜歡」。 

 孔子認為無論是讀書,求學問,或學做人,都要達到喜歡和快樂的境界。他說:「知之者,不如好之者;好之者,不如樂之者。(論語:雍也6:20

 孔子的所謂「下學而上達」,是指在人生的各種歷鍊中,能每經過一個難關,就上昇到人生的另一個新境界。上述的知、好、樂三種境界,就是由知到好,由好到樂;即由認識到喜歡,由喜歡到感覺快樂。亦即是說,要做到在實踐起來或生活起來的時候,時常都感到快樂。人生,就是要活得痛快、活得快樂。

 孟子也說:「生於憂患、死於安樂(告子下),其實,連信仰也是在憂患中成長起來的。我們要在生命的「邊際境遇」中,在我們不能掌握自己,在感到完全無助的時候,才能更易接觸到天主。

 聖經中有些話,例如我們最熟悉的聖詠廿三首:「縱使我走過陰森的幽谷,我不怕凶險,因你與我同住。(23:4)

 這句話在光天化日之下,在教堂的燈燭輝煌之中,在我們生命十分安全而又毫無挑戰的情況裡,又如何可以對我們產生作用呢?我們又如何可以明白它的深意?如何能有切身的感受呢?

 保祿由於已經為基督而經歷了無數的困難,並且就在這些困難中經驗到天主的臨在、天主的恩寵、天主的德能,所以他在格林多後書十一章中,對自己一生坎坷的遭遇,才能像如數家珍地娓娓道出:「論勞碌,我更多;論監禁,更頻繁;論拷打,過了量;冒死亡,是常事……又多次行路,遭遇江河的危險、盜賊的危險、由同族來的危險、由外邦人來的危險、城中的危險、曠野裡的危險……勞碌辛苦,屢不得眠;忍飢受渴,屢不得食;忍受寒冷,赤身裸體。除了其餘的事以外,還有我每日的繁務,對眾教會的掛慮。誰軟弱,我不軟弱呢?誰跌倒,我不心焦呢?(格後11:23-29這是一位大宗徒的遭遇,也是任何一位有理想者的遭遇。

 不經一番寒徹骨,那得梅花撲鼻香?

 保祿聖德的芬芳,正是源自他在生命中,曾經有過「寒徹骨」的、刻骨銘心的悲慘遭遇;而他在基督內,卻都一一踰越和戰勝了。

 

 

 
   
平日彌撒:AM 06:30 主日彌撒:週六 PM 08:00 (台語)  週日 AM 11:00 (英語)
        週日 AM 09:00 (國語)  週日 PM 16:00 (國語)
 
高雄市五福三路151號│07-2214434、07-2823860│聯絡信箱rosary.kh@msa.hinet.netCopyrith 2001 By CLPeng. All Rights Reserved